宝宝不是越胖越好!

来源:admin

当家中迎来一个小生命,奶奶们就会兴高采烈的告诉左邻右舍,家里多了一个大胖孙子或者大胖孙女,觉得胖代表着一种富态,但是宝宝"胖"真的是好事么?前不久,武汉市妇幼保健院接生的一个胖宝宝,看上去健康可爱,但护士在给宝宝检查血糖时吃了一惊,原来小宝宝血糖竟为零!真实的事例告诉我们,宝宝"胖"并不健康。

婴儿肥胖的原因

肥胖儿的原因主要是由饮食、运动、遗传、心理、疾病等几个方面组成的,而家长不良的生活习惯也直接影响着孩子,是很多肥胖儿的间接原因。对于婴儿期出现的肥胖儿,更多的是饮食结构、遗传、疾病等方面造成的,运动和心理的影响相对少一些。

1、遗传因素

肥胖儿常常有明显的家族史。如果父母双方均肥胖,其子女的可能性为70%~80%;如果父母双方中有一人肥胖,其子女肥胖的可能性为40%~50%。这种家族聚集现象可能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因为父母的饮食、生活习惯将对子女产生直接的影响。

2、饮食不合理

肥胖儿大多都有进食过多、运动不足的特点。他们往往喜欢吃、吃得多又快。同时,又没有足够的运动去消耗多余的热量和脂肪,喜静不喜动。

3、疾病原因

肥胖儿绝大多数(约占95~97%)是由于多食少运动而引起的单纯性肥胖;只有极少数(约占3%~5%)是由于内分泌、脑及遗传性等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肥胖。

肥胖可导致30多种疾病

显然,认为孩子胖了好,是错误的。大量的研究证实,胖不但不是好事,而且需要警惕。这是因为,肥胖会孩子惹来很多麻烦:肥胖可导致30多种疾病,让小胖子可能患上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等。

肥胖会导致儿童过早发育,影响孩子长个子,导致孩子身高不够理想或达不到预期身高。还会导致孩子反应变慢,大脑变笨,学习成绩下降。同时会给儿童心理上造成一定的伤害,甚至影响肥胖儿童的正常交际活动。

儿童期肥胖增加成年后患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2型糖尿病的风险。显然,肥胖为全球的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种肥胖可能持续到成年后,给减肥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婴儿肥胖对策

1、饮食调理

肥胖儿限制饮食的原则是:应在照顾宝宝营养需要、保证生长发育的前提下,控制每天摄入的热量。开始控制饮食时,不能使孩子的体重急剧减少,而应以体重不增加为目标。以后,再逐渐按年龄、身高的平均体重来减少热量。肥胖儿的饮食应以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低(或正常)脂肪食物为宜。多吃含高蛋白的食物如瘦肉、鱼、鸡蛋、豆类等,少吃含脂肪含糖多的食物如动物油、油炸食品、糖果、甜食。在脂肪总量中,动物脂肪不宜超过1/3。

2、运动辅助

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日常运动,比如翻滚、爬行、跳跃、被动操等运动,如果宝宝不愿意时不可勉强。运动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锻炼时间,不可急于求成;同时也要坚持长期的锻炼,如果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也是不会有效果的。

3、建立体重档案

新爸爸新妈妈可以选择为中度肥胖儿和重度肥胖儿建立体重测量档案,每月测身高体重一次,然后写档案小结,通过记录可以清楚地呈现宝宝控制体重的过程,也能更好地提高父母对控制孩子体重的积极性。

东莞巾帼家政提醒您:胖宝宝虽然样子惹人爱,但"胖"带来的健康问题才是最应引起家长关心的。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大一点就会瘦了,但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只会让宝宝越来越胖。家有"胖"娃的父母一定要多认真阅读本文哦!

巾帼事业旗下网络:

版权所有 © 2018巾帼家政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城区莞太路34号联丰创意谷11栋4楼

服务热线:400-8988-323 0769-22110711 22114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