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营养缺乏导致慢性病

来源:admin

去年10月,我国发布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据此,卫生部微量元素营养重点实验室首倡“营养自助工程”。记者日前专程采访了实验室副研究员魏谠全。
我国城乡居民营养素缺乏现状
魏谠全介绍说,去年10月我国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数据显示,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着钙、锌、铁、维生素A等营养素摄入不足。那么,缺口到底有多大呢?我们不妨分别看看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我国居民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和实际摄入量状况:
钙(单位:毫克)
成年人800;老年人1000;儿童青少年800~1200;孕妇、乳母1000~1500。


而城乡居民平均钙的实际摄入量为:1982年694.5,1992年为405.4,2002年为390.6,呈明显下降趋势。
锌(单位:毫克)
成年和老年人15、儿童青少年15、孕妇和乳母20。
我国居民锌的摄入量各地调查结果不一致,大约8~12,妇女、儿童、老年人缺锌较明显。
铁(单位:毫克)
成年人(男)12、(女)18;老年人12;儿童青少年15~20;孕妇、乳母28。
我国居民铁的平均摄入量已达标准,但铁的来源多为植物性,吸收利用率很低,所以妇女儿童缺铁性贫血依然普遍。
维生素A(单位:微克)
成年和老年人800、儿童青少年800、孕妇和乳母1200。
我国居民维生素A的摄入量虽然在逐步提高(2002年为478),但仍存在差距。
长期缺乏营养素可致慢性病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的数据还显示,在我国15~64岁的劳动人口中,慢性病的发生率已经达到52%,死亡率占30%。而研究表明,钙、铁、锌、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长期缺乏,也会导致慢性病。例如WHO报告说,在人类常见的135种疾病中,有106种与缺钙有关,例如高血压。新近的研究发现,钙有松弛血管、降低血压、预防动脉硬化的功能。长期缺钙对血压的不良影响,远远超过食盐过量摄入对血压的影响。锌可以推迟细胞老化,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药补不如食补
多年来有关补充微量元素的宣传并不少,推出的药品也很多,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归根结底,缺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是来自于膳食结构不合理。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主要存在于谷物的壳皮之下,而粮食经过深加工,绝大多数麸皮和稻糠被去掉了,虽然口感好了,但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都流失了。虽然有些人把钙剂、锌剂当药吃,但吃药毕竟不同于吃饭,不少中老年人很难坚持,常常忘记。不仅如此,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药品偏贵,很多人在经济上难以承受;一些老年人由于胃酸相对较少,用水送服钙制剂可稀释胃液内的胃酸,结果使未得到充分消化吸收的钙进入结肠而导致便秘。
“我们倡导营养自助,就是想让人们改变理念,掌握营养强化和膳食平衡方法,变药补为食补。”魏谠全说,“由于我们参与研制的富含钙、锌、铁及维生素复合营养添加剂成本低,因此不会在经济上增加居民负担。使用也很方便——就像调料一样,只要做饭时把它直接放到饭菜中,既不影响饭菜的原有口感和风味,又弥补了饮食中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不足。由于这类营养添加剂是在饭菜中添加,吃饭时大量分泌胃酸和消化酶也有助于微量营养素的吸收。只要长期坚持,是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的。”

巾帼事业旗下网络:

版权所有 © 2018巾帼家政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城区莞太路34号联丰创意谷11栋4楼

服务热线:400-8988-323 0769-22110711 22114488